教学内容: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让学生在对机器人的观摩和制作中掌握机器人学科需要的背景知识和实际操作技巧。通过选修课的锻炼,学生将机器人学科的理论知识更加具体化,激发了学生们对创新性学科的兴趣,培养了他们的动手能力以及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主要内容分为三个模块,分别介绍如下:
1. 创新思维训练:这部分内容主要是介绍什么是创新思维,怎样培养自己的创新思维。并指导学生拓宽知识面,培养创新意识,鼓励学生动手操作,在实践中检验自己的思维方法是否正确。
2. 机械结构与制作:主要是针对一些机器人制作中需要用到的一些典型结构的设计和制作以及一些常用工具的使用和注意事项。通过这些典型机构的介绍,引导学生开发创新思维,打开学生思路,进行创新性制作。
3. 智能机器人训练:这部分内容主要是以智能机器人为实验平台,学生通过编程使智能机器人实现预期动作和行为,并可以通过对硬件结构的改造更好的完善智能机器人的功能。通过对智能机器人的软件编程和硬件改造,让学生深入掌握机器人的工作原理,了解控制器、传感器和电机的相关知识。对学生以后的专业课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教学模式:跨学科团队合作,开放式教学,创新设计制作为主,理论学习为辅。
教学目的:锻炼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与团队协作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