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2024年,与新中国同龄的山东大学工程训练中心,正在开启75岁的新发展篇章。从校办实习工厂到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一代代工训教师坚守为共和国育新人的初心,躬耕工程实践教育一线,75年弦歌不辍,薪火相传,为造就大批实战型、创新型卓越工程技术人才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特别是教师节建立后40年来,当代新工训教师不辱使命,续写荣光,他们在工程实践教学和创新创业指导最基础最前沿的岗位上,为工业人才培养筑基,为工程实践教育夯墙,为四新学科发展铺路,为学科交叉融合架梁。
他们很普通,似苍茫大地间的萤光微火,难有瞩目与欣赏;他们很伟大,囊萤为灯,集火成炬,磨一身技艺只为奠定新型工业化道路的稳固基座,穷一生心血全为点亮教育强国建设的伟大梦想。
他们用平凡铸就伟大,一片丹心育万千桃李,一腔赤诚书教泽绵长。
今天,就让我们走近他们,来听听他们的故事吧。
第三篇 四十一载终坚守,善始善终育英华
在教育的漫长旅途中,张宝枚以四十一载时光为笔,谱写了一首师者赞歌。他秉持着“执着专注、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在“磨削加工”的细腻中磨砺智慧,在“普通铣削加工”的轰鸣中锻造坚韧,在“制齿加工”的精密里编织梦想,在“数控铣削加工”的前沿开创未来。作为《数控技术制造机械模型体验》与《浮雕艺术与刻绘》两门选修课的主讲教师,他启迪着学生们对美的追求与技术的探索;作为国家级与校级精品课程的主讲教师,他累计指导了超过2000名学子的求知之路,五度荣获中心“教学能手”称号,是对他教学技能与育人成就的肯定和赞誉。
张宝枚除了为本科生讲授课程,指导博士、硕士开展研究性实验,他还参与指导学生创新竞赛,对他而言,指导学生竞赛不仅是传授知识的延伸,更是帮助学生点燃创新梦想的花火。在他的倾心指导下,学生获得了国际水中机器人大赛冠军、全国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二等奖等荣誉,这些沉甸甸的奖励,是他与学生并肩作战、不懈努力的最好证明。当夜幕降临,大多数人沉浸在家的温馨时,他依旧在工程训练中心默默守候,用无尽的耐心与智慧为学生们驱散前行的迷雾。
师者若晨曦初露温柔启航,至夜幕低垂仍矢志不渝。临近退休,张宝枚的心中涌动着对工程实践教育事业更加澎湃的热情。2023年寒假期间,当家人不解他为何仍如此忙碌于教材编写、教案设计时,他淡然一笑以“善始善终”四字回应,这不仅仅是对过往教学生涯的总结,更是对未来教育事业的期许。今年中心启动“最美工匠”和“工匠新秀”选育活动,尽管他在职执教时间只剩下培育周期的一半,作为中心机械加工工艺的专长教师,张宝枚仍主动报名参加了选育活动,与张庆、聂延艳、张艺馨3位青年教师结对,在与时间赛跑中,将他在数控铣、刨床、铣床、制齿加工、线切割、磨床、车床等领域的宝贵教学经验不遗余力地传授给青年教师。从KAPI水下机器人教学的辉煌启程,到如今相关课程的接力传承,他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何为教育的真谛——不仅在于传授知识与技能,更在于传递对教育事业的热爱与责任。
退休后张宝枚有两大心愿:一是继续助力《加工中心》课程在讲授内容和教学理念上有新的飞跃;二是通过青年教师的接力,让《水下机器人》项目焕发新生,攀登科研高峰,为中心赢得更多荣誉。他承诺,即便退休,也将作为中心坚实的后盾,为青年教师提供指导与帮助,只要中心需要,只要师生呼唤,他必将倾囊相授。
张宝枚老师的故事,是一首用最质朴的语言书写的奉献、责任与爱的诗歌,他身上闪耀着的是执着专注的工匠精神和躬耕教坛的师者风范,不仅让无数学子感受到了春风化雨般的关怀和追光而行的奋进力量,更让后辈教师被他那份对教育事业的无限热爱与执着深深打动,激励着他们接过这份爱与责任,薪火相传,汇流成海,让教育的光芒永远璀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