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盛夏,山东大学青岛校区正式启用。山东大学工程训练中心凭借自身丰富的实践育人教学资源和教师团队,精心筹备了系列实践创新课程项目投入到青岛校区实践教学课程体系中。其中“陶艺制作”、“玩转无人机”、“先进制造技术及模拟仿真”、“3D打印与逆向工程” 4门课程在青岛校区公共(创新)实验教学中心这片沃土上深深扎根。在这4门课程中,知识的传递不仅仅是书本上的文字,更融入了劳育的辛勤汗水、美育的艺术韵味和德育的高尚情操。巧妙的创新实践教学设计、文理工交叉融合的授课模式和五育并举的育人理念,为学生们打造了知识与实践融合的广袤天地,让他们的求知之路更加丰富多彩。
8年来,工程训练中心的4个教学团队化身为济南与青岛之间知识传递的“使者”,他们不仅在日常的教学周内辛勤耕耘,更在每个周末穿梭于济青校区之间,为青岛校区的学子们提供了一场场充满工程训练特色的创新实践盛宴。岁月流转,这场知识的传播之旅正缓缓拉开第9个年头的序幕。
发轫之始
2016年,青岛校区的大门缓缓开启,准备迎接第一批满怀憧憬的莘莘学子。对于工程训练中心的教师们而言,这不仅仅是一个崭新时期的开始,更是一场前所未有的挑战与考验——在青岛校区的课程建设要重新开始,部分设备和资源尚不完善。面对这些困难,各个教学团队的成员没有退缩和犹豫,而是怀揣着对教育事业的无限热爱与责任,放弃了宝贵的暑期休假时间,为课程教学做好前期准备。
他们穿梭于市场之间,逐一调研3D打印机、拉坯机、无人机等设备,反复确认课程所需设备的型号、样式与数量,只为找到最适合学生、最能提升教学效果的仪器装备;他们深入教学现场,充分利用教学环境中的每一寸空间,精心设计每一台设备的摆放位置和操作角度。无数个日夜,他们一起研讨和优化教学体系和课程内容,使之更加贴近学生的实际需求,更加符合时代的发展趋势,经过无数次的奔波与努力,终于在开学前所有操作设备都安装调试完毕,全部课程也经过反复磨合达到了预期效果。这一切都为课程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为青岛校区的实践课程建设注入了动力。
岁月如梭,时光荏苒。随着时间的推移,各门课程在青岛校区逐渐生根发芽,茁壮成长。为了满足同学们日益增长的学习需求,教学团队先后进行了两次教学地点更换和课程扩容,每一次搬迁都是一次全新的挑战与机遇,每一次扩容都意味着更多的责任与担当。想到学生们期待的目光和求知的眼神,教师团队再次挺身而出,重新规划教室布局,再次安装调试教学设备,他们全力以赴,只为确保新的教学环境能够达到最佳状态。
在这座美丽而宁静的海滨校园里,在这片充满知识与力量的土地上,师生们共同见证了4门课程从无到有、从白手起家到蒸蒸日上的全过程,见证了工训中心教师团队的无私奉献与辛勤付出,他们的汗水滋养了这片土地,他们的脚印记录了这段不平凡的历程。在这里,他们不仅传授知识,更传递着爱与希望,激励着每一个学子勇往直前,追求卓越。
筑梦之路
艺术和实践的融合创新
岁月悠悠,陶艺之舟在李盛年老师的掌舵下,缓缓驶过了8载春秋,编织出一幅幅色彩斑斓的教育画卷。在他的回忆里,陶艺制作课程犹如一方沃土,经年累月的耕耘下,已绽放出璀璨夺目的艺术之花。从古朴典雅的陶瓷器皿精心雕琢,到釉下彩与釉上彩的斑斓彩绘跃然其上;从气势恢宏的大型器皿匠心独运,到细腻温婉的紫砂手工艺术巧妙呈现,乃至前沿科技的陶瓷3D打印技术探索,每一项教学内容都如诗如画的展开在同学眼中。
在这片艺术的海洋里,教学内容不仅日益丰盈,更跨越学科界限,与其他学院携手共舞。与计算机学院的联合,让陶艺与数字技术的火花碰撞,为研究生的图形验证实验增添了一抹独特的艺术韵味;与环境学院的融合,则将陶艺之美融入制图课的血脉,共同绘制出知识与美学交织的壮丽图景。在社团培育上,陶艺课程宛如一座桥梁,连接着梦想与实践,为怀揣艺术梦想的学子们铺设了一条通往广阔天地的创新之路。在这里,学生们得以在实践的沃土上播种创意,在创新的天空下展翅翱翔,共同绘就一幅幅青春洋溢、创意无限的华彩乐章。
八载春秋,风雨兼程,周末的闲暇,他毅然选择了与学生为伴,坚守在教学一线。每学期开设两个班的陶艺训练与制作选修课,不辞辛劳地奔波在济南与青岛之间,他将本该与亲人朋友共度的温馨时光,化作了一次次跨越城市的奔波。260余次的往返,过千数的桃李,不仅彰显了他对教育的忠诚与热爱,更铺就了一条艺术和实践融合探索的坚实道路。在这条往返济南与青岛的求知之路上,他的身影成为了最为坚定的风景。他的执着与奉献,如同涓涓细流,滋养着艺术的土壤,让实践创新的花在这片沃土上绽放得更加绚丽多彩。
对蓝天的向往和梦想
在无人机课程中,有来自理科专业、对无人机技术充满好奇的学生,也有来自文科领域、希望借此拓宽科技视野的学子。教学内容不但需要确保课程既能满足理工科学生的技术需求,又要能够激发文科学生的兴趣与想象力。洪新伟带领课程团队的授课老师们每周对授课内容和学生的反映进行反馈,及时针对课堂情况调整授课内容和授课方式,将无人机的原理、操作技巧与实际应用案例巧妙结合,让不同背景的学生都能从中受益。在航拍课上,校园在不同的角度呈现着别样的魅力,在科技的加持下校园散发着无与伦比的美丽。无人机带领学生们实现飞天的梦想,也让大家感受到科技发展带来的新视界。
作为这场跨越地域的知识传递网络中最年轻的成员,赵子峥尽管加入的时间最晚,但也迅速适应了快节奏的教学模式。她常常在济南校区完成周六上午的课程后,立即启程赶往青岛以赶上晚上的另一门课程,而到了周日清晨八点,她又会准时出现在济南校区工训中心继续她的工作。这样的经历对她而言虽然充满挑战,但学生们求知若渴的眼神让她忘却了十几个小时连续奔波的疲惫,团队之间的鼓励也成为了她的精神动力。
从制造到智造的飞跃
高民是“先进制造技术及虚拟仿真”课程的主讲人,他将近36年深耕于机械加工领域的宝贵经验融入教学,带到青岛校区文理结合的课堂上。在每一次授课过程中,他都以严谨而不失亲和的教学风范,将深厚的实践积累融入课堂,引领着学生们穿梭于先进制造技术的浩瀚宇宙,探寻虚拟仿真的无限可能。他的课堂,带领大家体验到从制造到智造飞跃;他的话语,如同钥匙,轻轻开启一扇扇知识的大门,深入浅出,让学生们得以窥见当代科技的前沿风光。通过生动鲜活的案例分析与亲身示范的实践操作,高民不仅点燃了学生们的学习热情,更鼓励他们将理论与实践紧密融合,勇于直面技术挑战,成为新时代的探索者与征服者。
高民在学期内的每个周末,不顾舟车劳顿往返于青岛与济南之间,用双脚丈量着对教育的执着与热爱,以身作则,无私奉献,默默地在教育的沃土上播种希望。他的身影,是对教学满腔热忱与强烈责任感的最好诠释。
于无形处求有形
3D打印技术的引入为学生们开启了建模与增材制造的全新体验。针对青岛校区多个学科专业的不同特点,3D打印课程通过创新的教学方式拓宽了学生的知识视野,激发了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教学团队的高长科、栾晓娜老师说起这段充满挑战与激情的岁月,心中满是感慨。把无形的线条变成有形的模型,把无型的模型变成有型的实体,是知识的传播,技能的传承,也是科技的“魔术”。他们深知,3D打印课程不仅是一门技术课程,更是一扇通往未来制造技术的窗口。他们在课程设计上倾注了大量心血,力求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让学生在掌握技术的同时,也能深刻理解增材制造在工程实践中的重要作用。在课堂上,学生们学会了将平面的图形转化为立体的三维模型;他们通过3D打印技术,将电脑上的虚拟模型变成了手中的实物;他们深入了解了增材制造的原理与应用,感受到了文理科知识在工程技术中的交汇与融合。
在这8年中,工训中心的教学团队用匠心铸就梦想,用匠心书写传奇。济青高铁线上铭刻着他们无数次的风雨兼程与辛勤付出。每一次热烈的课程讨论,每一次教师团队之间相互的鼓励与支持,都是他们坚持实践创新和弘扬工匠精神的最好诠释,同时这8年也是济青线不断繁荣与发展的见证。随着高速铁路的飞速发展,城市的脉络更加畅通,而山东大学也在与时俱进,不断前行,工训中心的每个教学团队就如同这些高速铁路一般,承载着知识的重量,将精湛的技能与深厚的底蕴,准确无误地输送到每一个渴望知识的学生心中。
再度出发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面对青岛校区实践创新课程的需求,无论距离多么遥远、无论任务多么繁重,中心的教学团队都必定全力以赴、奋力完成。在这场与时光同频的赛场上,一代代工训教师满怀着对教书育人岗位的热爱与敬畏,从前辈手中接过责任的火炬,沿着济青线奋力奔跑,在这片充满无限希望的沃土上继续播撒知识的种子。他们不仅是知识的传递者,更是灵魂的工程师,用心血和汗水浇灌着每一颗年轻的心灵,让智慧的火花在无数年轻学子的眼中绽放。
第9年,工程训练中心将继续发挥自身优势,加强与青岛校区的合作与交流,推动实践创新课程体系的不断完善和升级。同时,中心还将紧跟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对人才培养的新要求,充分发挥数智化技术在工程教育中的赋能作用,培养更多适应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拔尖创新人才。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工训中心的教师团队将以坚定的步伐继续探索实践育人的新路径,坚持“实践铸就梦想,创新驱动未来”的理念,培养出更多拔尖创新人才和卓越工程技术人才。
工程训练中心,一直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