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寒假的气息弥漫校园,大多数学生享受着假期的轻松与宁静时,工程训练中心却呈现出另一番景象。在这里,有一群怀揣梦想、充满激情的学生,正全情投入到紧张有序的备赛训练中,积极备战2025年中国大学生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大赛和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
工程训练中心,这个不论多晚都长亮着的空间,已然成为了学生们追梦的摇篮。寒假期间,工训中心创新工坊褪去了往日的喧嚣,取而代之的是专注与执着的浓厚氛围,学生们或专注地绘制图纸,或热烈地讨论着设计方案,偶尔还能看到他们为某个细节争论不休,但眼神中始终透露出对胜利的渴望和对知识的追求。


“追风赶月莫停留,平芜尽处是春山”。为了能在即将到来的大赛中脱颖而出,学生们早已将寒假当做备赛的黄金时期。他们每天从早到晚,平均工作时长超过十小时,累计进行了数百次的方案讨论、设计优化与调试工作,每一个细节都经过深思熟虑并反复验证。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们不仅收获了知识与技能,更学会了团队合作与坚持不懈的精神。他们深知,每一次的努力都是为了能够在赛场上展现出最好的自己,实现自我超越。
为了给同学们营造良好的备赛环境,提供全面的加工支持,工程训练中心从硬件设施、培训指导、关怀保障等多个维度发力。在硬件设施上,制定了《工程训练中心寒假期间加工保障指南》,开放激光加工和3D打印等实训设备和材料库;在培训指导方面,组织了系列赛前培训讲座、往届获奖团队经验分享会、校赛总结复盘会,为同学们备赛提供精准指导;关怀保障上,指导老师们在给予专业指导的同时,时刻关注学生们的身心健康,确保他们在紧张训练中也能保持良好状态。


工程训练中心寒假“不打烊”,双创不停歇。在这个寒假,工程训练中心不仅是一个训练的场所,更是一个孕育梦想、激发潜能的摇篮。工程训练中心寒假的坚守,不仅是助力学生个人的成长,更是为社会培育创新人才的火种。未来,工程训练中心将持续发光发热,为学生搭建更广阔的舞台,照亮更多学子的双创征程。